許多落髮的人都有這個疑惑。到底要做生髮療程,還是做植髮手術呢?
其實身為一個外科醫師,每天工作也都要面臨這個問題。到底要不要開刀呢?還是用內科的方法打針吃藥就會好?
好在醫學仍然是以科學為基礎。所以我們可以從現有的醫學證據來推測生髮以及植髮的療效以及持續的時間。就可以做一個對自己最適合的選擇。
生髮療程最重要的有兩個面向:是否有效以及療效持續的時間 而這兩個因素就會牽涉到第三項:費用
- 是否有效:跟據2014的醫學期刊,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可的兩種治療藥物:落建和柔沛¹。但是即使是這兩種藥物,有效的比例約落在60~70%間,也就是說還有3~4成的人是無效的。我在諮詢的時候常常遇到落健柔沛都有使用過的患者,覺得效果不彰的人大有人在。如果柔沛使用三個月以上,落健使用一年以上沒有明顯的改善,那麼植髮是比較適合的。其他生髮療程也存在同樣有效性的問題,其有效性累積的證據力甚至還不比落健柔沛高(不然FDA早就列入推薦的治療了)。
- 持續時間:目前醫學上,還沒有哪一種治療方式可以真正改變一個人落髮的體質。也就是說任何治療都是暫時性的改善落髮的狀態,等到治療的療效結束了,還是會回到落髮的狀態。都是停藥就失去療效的。其他沒有被列入治療建議的其他療法就更不用說了。任何奠基於醫學上的生髮療程,都應該要說明持續療效的時間。就好像麻醉藥物,停藥後多久會醒來一樣。治療的持續時間也牽涉到整個治療的費用。
- 費用:治療的持續時間也牽涉到整個治療的費用。舉例來說:一聽到植髮手術,常常會覺得費用很高。但是植髮的費用是一次性的,植入的頭髮已經經過醫學驗證可以保持20年以上不會有明顯的掉落(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掉落的速度和後腦杓的頭髮相同)。柔沛雖然一個月的藥費2000元,可是若是時間拉長到20年的話,2000*20*12=48萬(台灣很流行用波斯卡proscar來降低藥費,大約可以壓到柔沛的1/4),已經遠超過做一次植髮手術的費用了,更別說柔沛還有一些年輕男性很擔心的副作用。
連一般這種藥房買得到的藥物都要花這麼高的費用了,其他在生髮診所才能接受的治療能夠比較便宜嗎?有效比例會更高嗎?回想一下這些治療還不能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推薦呢!
況且植髮手術更適合年輕人,因為落髮是遺傳的,長輩落髮的程度大概可以反映出自己以後的樣子。越早在落髮的初期植髮,就不會給人一種年老的印象。而且植入的頭髮也可以使用越久。如果五十歲才植髮,可能用到七十多歲。如果二十歲就接受植髮手術,植入的頭髮可以在頭頂髮線的部分撐五十年,那不是更划算嗎?這是一種早買早享受且更便宜的概念。
另外就是,落健和柔沛對於髮際線的效果通常不會很好。對於頭頂或是髮旋的效果比較好,因此只是M型禿的話,可以直接植髮效果立竿見影。
以前的植髮手術,必須要切一塊頭皮下來,很多人因此不能接受。現在的植髮手術已經進化非常多了。不僅手術中常常睡著,術後回家也不太疼痛。取髮的後腦勺只有一點一點小小的結痂,一週之內會自行收口癒合。如果需要的頭髮株數不多,配合適當的後腦頭髮留長,可以使用免剃髮的方式,別人根本不會注意到已經做了手術。
看了上面的分析,要生髮還是植髮,相信會有一個更明確的答案。
參考資料
- Rousso, Daniel E., and Sang W. Kim. “A review of medical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ptions for androgenetic alopecia.” JAMA facial plastic surgery 16.6 (2014): 444-450.
和陳醫師討論
陳醫師臉書:整形外科 陳克剛醫師
線上和陳醫師討論植髮相關問題:FB messe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