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植髮

植髮:毛囊鏡測量頭髮狀態

在植髮門診,有時候會使用到毛囊鏡來評估頭髮的密度以及粗細。本篇介紹測量方法。

需要植髮的患者,常常是因為頭髮稀疏而來。稀疏只是個概略的描述,若要做一個較為客觀的測量,可以將一個區域的頭髮根數計算出來,然後除以面積就可以得到密度。

毛囊鏡可以做這樣的測量。

裝置就是一個可以放大的鏡頭連接到電腦螢幕。操作上直接將探頭接觸到患者的頭皮,可以得到放大數十倍到數百倍的影像。可以做毛囊計數和密度的計算。

植髮 毛囊鏡.png

 

 

中年男性(其實就是我自己)的髮際線,在毛囊鏡下可以看到除了較粗的終端毛囊terminal hair,還有細細的毫毛villus hair。

螢幕截圖 2017-04-04 23.44.21.png

另外也可以計算面積內的毛囊數目而得到毛囊密度,例如下圖是陳醫師下巴的鬍子區域,31mm²內有15個毛囊,於是計算出每平方公分有48株毛囊(因為每株都是一根的,所以也是48根)

螢幕截圖 2017-04-04 23.43.33.png

另外也可以測量毛髮的粗細,這是後腦的頭髮。同樣數目的頭髮,越粗當然看起來越茂密。這兩株頭髮都是兩根。

螢幕截圖 2017-04-05 07.42.11
毛囊鏡測量頭髮直徑

鬍鬚測量起來通常比較粗,鬍鬚大多數都是一株一根的。

螢幕截圖 2017-04-05 07.05.24.png
鬍鬚通常比頭髮更粗

後腦取髮區很稀疏,而需要種植面積很大的時候:植髮手術過後,如果患者還是需要戴假髮或是仍然剃光頭,那麼手術從結果來說就是失敗的。所以一個合格的植髮醫師必須知道哪位患者可能有這種狀況。使用毛囊鏡計算後面的密度,就可以估算還可以取多少頭髮。

頭頂稀疏區植髮:一般頭髮的密度在每平方公分50株左右,就不會覺得少¹。頭頂稀疏的程度可以藉由毛囊鏡量化。假設頭頂密度是15株/cm²,那麼需要種植的密度就是25株/cm²。如果頭髮更進一步稀疏到10株/cm²,則種植目標就需要拉高到40株/cm²。

而一般早期落髮,髮線後退或者是M型禿的患者,因為需要種植面積不大,後腦取髮區幾乎不可能會不夠,以毛囊鏡測量就顯得不是那麼必要。

M型禿因為是種植完全沒有頭髮的區域,所以目標密度就是50株/cm²。不需要計算或是用毛囊鏡測量。

參考資料

  1. Lam, Samuel M. Hair Transplant 360 for Physicians. Vol. 1. JP Medical Ltd, 2015.

和陳醫師討論

陳醫師臉書:整形外科 陳克剛醫師

線上和陳醫師討論植髮相關問題:FB messenger

加入好友

wp-1483318980455.jpeg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