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男性植髮案例 巨量植髮 植髮 植髮3000~3499株

FUE巨量植髮:數量決定結果

植髮有一個原則:多多益善。種植越多,結果越好。但是FUE取髮是非常花時間的。非常有經驗的醫師以及其團隊才能做好。
巨量植髮正面比較
巨量植髮正面比較

從1950年代植髮從切頭皮取髮發展以來,植髮手術越來越普及。能夠做的量也越來越大。雖然俗語說三千煩惱絲,但是根據醫學研究,西方人年輕時平均的毛囊數有50000,而東方人少一些也有40000。密度每平方公分有60~80株,若是少量種植,往往雖然長了,但是還是覺得效果不彰。

量大才有好的效果,植髮醫學上把大量的植髮取了一個專有名詞叫做 Megasession,中文翻譯成巨量植髮。

巨量植髮到底有多大量呢?

在1997年的時候的植髮論文,認為割頭皮FUT一次做1000株以上就是巨量植髮(當年是切頭皮的方法,微創FUE是2002年以後才漸漸普及的)。而在2013年的時候,巨量植髮的定義已經拉高到3000株了¹,這也可以看出醫學的進步。

FUE巨量植髮

後來手術漸漸往微創的方式發展,2002年DR. William R. Rassman發表了FUE的取髮方式²(兩種取髮方式的差異請參考: FUE植髮與FUT植髮差別比較 )。

William R. Rassman
我在2018年到北京參加國際植髮會議的時候和Dr.William R. Rassman合照

但是FUE雖然有很多好處,卻是困難且花時間的手術方式。剛剛推出的時候,兩天僅能做742株,等於是一天僅能做300多株。

2002 FUE
2002年的FUE論文,可以看到兩天做了742株,對於外觀的改善非常不明顯

而台灣約在2010年陸續引進各種FUE的取髮機器,剛開始的時候,機器沒有那麼好,使用的醫師也少。造成FUE高價,也僅能做少量的情形。

許多手術經驗較少或是偏好切頭皮植髮的醫師,宣稱毛囊單位植髮(Follicular Unit Extraction, FUE)一次只能做1000株,事實上這是不正確的。

螢幕截圖 2016-08-12 01.25.28

由2013年的植髮醫學論文³可以看到FUE種植2000株,國外團隊也需要10~12小時。

而陳醫師的團隊手術經驗豐富,超越國外團隊,2000株僅需約4~6小時,6~8小時可以做到3000株以上,最高紀錄4000株。

當然這必須要有經驗的醫師領導優質的團隊才能做到。

速率決定步驟:鑽取毛囊的截斷率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呢?

主要是在於取毛囊的效率。毛囊單位取髮 FUE基本上是需要視毛囊的角度,深度不同而去調整的。雙眼視覺立體空間概念,手的協調性以及穩定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加上有好的取髮機器。這些因素缺一不可。

另外很重要的就是手術用放大鏡(Loupes)。一個負責任的植髮醫師一定會配戴附有頭燈的放大鏡。而且倍率需要到4.5倍以上。這樣的一套裝備,有一定的重量,一般都是做成頭戴式的。合格的FUE醫師對於鑽取毛囊都需要很慎重的看待。一般2.5倍的loupes適用於手外科,對於植髮來說倍率太小。甚至有醫師完全不戴放大鏡的,宣稱放大4.5倍和沒有放大的情況一樣。這其實反映了對於鑽取毛囊這件事的態度。

下圖為4.5倍的手術放大鏡,加上頭燈的重量很重,必須是頭戴式的。

%e8%9e%a2%e5%b9%95%e6%88%aa%e5%9c%96-2016-09-22-00-42-38

寇約翰植髮機器,截斷率可以在3%以下。在一些條件比較好的患者身上,我甚至可以控制在0.5%以下,也就是1000株才截斷3~5株。在一些不熟悉的醫師手上,即使同樣是寇約翰系統,也會有截斷率到達30%或者更高的。大部份的取髮都是截斷而浪費時間的,當然株數沒有辦法拉高。而且這些失敗的鑽取都會留下微小疤痕,讓下一次FUE手術更為困難。下圖是我在國際植髮會議和寇約翰醫師的合照。

寇約翰 陳克剛

手術技術不好,每株鑽出來的根數也會偏低。在陳醫師的經驗裡面,不分株約落在1.8~2.2 根(平均2根)。其中年紀大後腦也稀疏(也就是大部分都是一根兩根)的患者偏向1.7,而年輕人後腦豐厚(三根四根的比例較高)的患者可以到達2.3甚至2.67根。基本上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性很大。如果常常鑽斷,每株的根數1.4甚至1.2根也有可能的,因此挑選有經驗的醫師和團隊很重要。陳醫師團隊執行3000株(約6000根以上)的手術已經是常規了,最高做到4000株。

巨量植髮案例

這位四十多歲先生,M型禿和地中海禿都有,使得年紀看起來非常大。

巨量植髮術前正面
巨量植髮術前正面

但是其實可以看到他的頭髮根根豎起,頭髮是很粗的。另外他後腦的髮量不少,取5000~6000株以上沒問題。

巨量植髮後腦術前
巨量植髮後腦術前

和患者討論規劃種植的髮線。如果已經有頂禿的狀態的話,髮線前緣設計儘量保守,以免有毛囊不夠的情況。

巨量植髮正面畫線
巨量植髮正面畫線

這個角度可以看到落髮區的全貌,可以看到只剩下前額一小撮頭髮,其餘都是無法變長的細毛。

巨量植髮低頭術前
巨量植髮低頭術前

種植區分成兩個部分規劃,前面因為是視覺重要的區域,因此預計種植密度會比後方來得高。這個圖也可以看到,稍微留長一點頭髮可以更明確看出需要種植的區域。

巨量植髮低頭畫線
巨量植髮低頭畫線

術後一週的照片,手術一共種植3006株,7384根(這個根株比很高,可以看出取髮的功力),可以看到前方的密度比後方來得密。

巨量植髮低頭術後一週
巨量植髮低頭術後一週

術後三個月,這時候是植髮後的落髮期,常常會看到頭髮比術前更少,只能看到種植區有一些細毛。

巨量植髮低頭術後三個月
巨量植髮低頭術後三個月

下圖是術後六個月,這時候的生長就明顯到旁人都看得出來。但是這個時期一般是50~70%的生長。

巨量植髮低頭術後半年
巨量植髮低頭術後半年

術後一年,這時候毛囊應該要長齊了,一年到一年半移植的頭髮還會變得更粗,視覺上還會再改善。

巨量植髮低頭術後一年
巨量植髮低頭術後一年

可以看到術前術後的明顯差異。

巨量植髮低頭比較
巨量植髮低頭比較

正面看已經完全擺脫大叔味了。

巨量植髮正面術後一年
巨量植髮正面術後一年

頭髮年紀少了十幾歲以上。醫師開玩笑的說:就連身高都看起來比較高(頭髮高一公分?)

巨量植髮正面比較
巨量植髮正面比較

前髮線的密度也是足夠的,想要梳All-Back的髮型也沒有問題。

巨量植髮正面髮線術後一年
巨量植髮正面髮線術後一年

髮線的設計和最後的結果。

巨量植髮正面髮線比較
巨量植髮正面髮線比較

側面的角度來看

巨量植髮右側45度術前
巨量植髮右側45度術前

術後的頭髮生長情況相當不錯。

巨量植髮右側45度術後一年
巨量植髮右側45度術後一年

有頭髮看起來就是年輕。

巨量植髮右側45度比較
巨量植髮右側45度比較

並不是瀏海覆蓋的遮禿髮型,往後梳髮線的密度也相當的不錯。

巨量植髮右側45髮線術後一年
巨量植髮右側45髮線術後一年

後腦的髮量在一般的髮型之下不會讓人注意到減少。

巨量植髮後腦術後一年
巨量植髮後腦術後一年

比對一下取髮後的後腦,一定是變少的,但是適當的髮型,不會有人注意到。

巨量植髮後腦比較
巨量植髮後腦左術前,右術後

巨量植髮FUE的優點

  1. 避免FUT的疤痕:巨量植髮最早都是切頭皮(FUT)的方式來執行。但是因為需要切下更大面積的頭皮,除了疤痕較寬以外,術後頭皮拉緊的疼痛也是一個問題。下圖為FUT割頭皮取髮4000株造成的疤痕,陳醫師不用這種方取髮。

    FUT4000株疤痕
    FUT4000株疤痕,跨過耳上幾乎到達前髮際線
  2. 減少毛囊的離體時間
    但是影響更大的是毛囊的存活率。Limmer研究指出,即使是在即使是在冰冷的生理食鹽水保存下,毛囊離開身體兩個小時的存活率是95%,四個小時是 90%,六個小時是 88%,八小時會下降到86%。切頭皮手術雖然總時間較短,但是最後種植的毛囊可能已經離開身體六到八小時而導致存活率下降⁴FUE雖然總需要的時間比較長,但是毛囊一取下來,一定在一個小時內植入,所以根據Limmer的研究,存活率是比較高的。
  3. 手術的單價
    原則上和買東西的原則是一樣的,大量買的時候,價格可以壓低,所以大量植髮,除了有一次處理的優點之外,價格(單價非總價)通常也是比較優惠的。
  4. 一次手術,恢復期生長期都短
    許多診所FUE或是ARTAS不能做很多量,若一次要做到3000株以上,還需要配合割頭皮,那就失去了FUE的意義了。一次手術能做三千,一年後長齊。如果因為診所的技術限制,將3000株分成兩次2000, 1000株來做的話,兩次手術恢復期,兩次剃髮,總生長期要達到兩年,選對醫師這都是不必要的。

結論

巨量植髮一定要由有經驗的醫師以及其團隊操作,選擇有眾多成功案例的整形外科專科醫師,對您的手術結果更有保障。

和陳醫師討論

陳醫師臉書:整形外科 陳克剛醫師

線上和陳醫師討論植髮相關問題:FB messenger

加入好友

wp-1483318980455.jpeg

參考資料

  1. Steven Gabel  Megasessions: Surgical Indications and Technical Perspectives. Facial Plastic Surge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Volume 21, Issue 3, August 2013, Pages 419-430
  2. Rassman, William R., et al. “Follicular unit extractio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hair transplantation.” Dermatologic Surgery28.8 (2002): 720-728.
  3. Williams Jr, Ken L. “Current practices and controversies in cosmetic hair restoration.” Dermatologic Surgery 39.5 (2013): 797-801.
  4. Limmer R. Micrograft survival. In: Stough D,Haber R, editors. Hair replacement. St Louis (MO):Mosby; 1996. p. 147–9.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