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髮際線的重要
植髮際線是治療髮際線後退的首選治療方式。髮際線的後退是男性禿頭的早期表現。又俗稱M型禿。
植髮際線的治療
根據2014年的醫學期刊¹: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可來治療雄性禿的兩種藥物:落健以及柔沛。其中落健對於後退髮線的療效不明顯,因此也不建議使用在這個部位。而柔沛可以阻斷雄性賀爾蒙dihydrotestosterone (DHT),可以延緩落髮,但是不容易讓已經後退的髮線再長回年輕的狀態。若想要回復年輕時候的外觀,植髮手術是最直接的方法。取後腦相對不受雄性激素影響(因此不容易脫落)的頭髮,移植到前面來,可以長期維持外觀。
植髮際線特色
植髮際線一般來說,主要處理M型兩側後退的部分,這個部分依照每個人後退程度不同,需要種植的量也不一樣,以每平方公分50~60株 為目標,一般需要的種植的數目落在1000~2000株中間。計算參考:需要種植多少頭髮?以及簡單測量需要種植面積,參考植髮的費用後就可以大致估算出需要的費用。現在有許多診所都可以聯繫直接和醫師做面對面的諮詢,都能得到更明確的答案。您也可以透過以下的連結和醫師討論。
植髮際線案例
目前國際上植髮的主流,都是朝向微創的方式發展。國際的植髮會議,近年來也已經確認,FUE (毛囊單位取髮)從2002年首度發表以來,在全世界的比例已經超過FUT(割頭皮)了,陳醫師認為割頭皮取髮有許多缺點,因此已經不再使用了。我都使用寇約翰醫師發明的PCID (Powered Cole Isolation System),俗稱寇約翰系統(Powered Cole Isolation System)

這個系統做FUE(毛囊單位取髮)具有許多的優點:
- 取髮成功率可達96%以上,減少毛囊浪費
- 採用坐姿取髮,大大縮短手術時間,除了減少醫師和患者的疲憊之外,還可以縮短毛囊離開身體的時間,提升毛囊存活率。
- 低疼痛度,和傳統切頭皮比起來,術後僅有些許的癢感
- 不需開刀縫合,免除後腦一道疤痕,無需拆線,取髮處5~7天自行結痂癒合
以下的影片是寇約翰醫師示範操作這個系統。手術的方式就如同影片中所示:
我師從寇約翰醫師,他樂於教學,對於陳醫師使用這套系統多所指導,2018年五月在北京國際植髮會議上見面,談到這套系統幫助我在7小時內可以做到超過3000株的植髮,他也非常高興他發明的系統可以幫助到需要的人。
這位事業有成的男性,以前頭髮又密又多,近年事業繁忙,不知不覺髮線越來越高,尤其是運動打籃球的時候更加明顯。
側面的髮線也往後退讓額頭顯得很開闊。
規劃種植區(包括髮線和髮旋)如下:測量面積29平方公分,以每平方公分50株的密度種植1469株。
因為株數在1500株以下,後腦頭髮適當地留長,採用分層剃髮,術後頭髮放下,沒人知道接受手術。
術後六個月就可以得到明顯的效果。一直到一年都還可以再長出更多的頭髮。請參考:植髮後頭髮生長
術前術後的比較,可以看到高額頭下降之外,側邊的髮線也往內縮,減少了額頭的寬度。
參考資料
- Rousso, Daniel E., and Sang W. Kim. "A review of medical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ptions for androgenetic alopecia." JAMA facial plastic surgery 16.6 (2014): 444-450.
和陳醫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