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植髮已經是很成熟的手術了。在嫻熟的醫師團隊操作之下,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植髮後頭髮的生長 還是需要一段時間,通常明顯看到改善需要半年,一年到一年半才會到達最後狀態,這和一般的美容手術比起來相對時間長很多,也因此醫師的訓練和成長也需要較長的時間)。
但是如果落髮的面積比較大的話,需要移植的頭髮量就越大。而後腦的頭髮取來移植之後,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能夠再生。(請參考:植髮手術:後腦取髮後會再生嗎?)
國外植髮論文研究調查¹(向植髮醫師以問卷方式調查)認為:一個30歲的雄性禿患者,終生可以取的後腦毛囊數量在4963~7904株之間。 平均約為5393株。因為是以問卷的方式,所以並不算是很嚴謹的研究(但是因為人種以及遺傳不同,其實很難有一個精確的數字)。但總是給了我們一個提示:後腦可取的毛囊是有限的,數量平均約在5000~6000之譜。
當然還是可以看到雄性禿很厲害的人,其實後腦根本取不到這個數字的。這是現任行政院長蘇貞昌的(外號電火球)後腦。即使把所有後腦的頭髮都取光拿到頭頂,每個人都看得出來這樣子還是不夠的,這樣的情況是不適合植髮的。
回到我們的主題。如果頭頂有禿髮的話,通常一次需要使用2000~3000株的毛囊,這樣也就用掉了1/2~1/3的可取髮量。考慮到還有幾十年的落髮時光的話(植髮不會改變原來前額頭頂的落髮傾向),往往就必須合併藥物的使用。
生髮的藥物,醫學證據累積得最多的就是生髮水Minoxidil (代表商品名:落健)與口服藥Finasteride (代表性商品名:柔沛)。可以先從這兩類的藥物開始。(請參考:生髮水和口服藥治療雄性禿)
許多坊間為了銷售一些其他的療法,會故意強調生髮水和口服藥停藥會落髮。這的確是事實,但是請問一下,高血壓和糖尿病吃藥三年後突然停藥,血壓血糖不會高起來嗎?更何況其他的生髮療程,哪一個敢說自己使用一段時間可以終生有效的?
所以陳醫師建議,如果是頭頂已經開始有髮量減少的人,都應該要使用藥物 ,會得到加乘的效果。如果對於口服藥的副作用擔心的話,可以先從生髮水開始。
植髮後合併使用生髮水的案例
下圖的患者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男性。日漸稀疏的頭頂和逐漸後退的髮線使得他看起來年紀看來不相稱的老。因為知道陳醫師經驗豐富,他特別從香港來手術。
分析正面髮量不足,看起來頭髮很薄。
低頭可以看見整個頭頂都受到影響了。
利用髮箍將頭髮豎起來,可以看到髮線也是後退呈現M型的狀態。
計算面積,根據需要的密度計算出需要的株數。2200株
下圖是預計種植的區域。髮線部分以黑色畫出來。頭頂部分是紫色的線。注意這裡髮線的設計偏保守,不一定要種植到最年輕的狀況(可以看到設計髮線的前方還有一些細髮)。這是因為要考慮患者還要有幾十年的落髮,後腦的髮量要節省使用,前方設計儘量保守。
也因為這個原因,建議患者術後使用生髮水(生髮水也是針對頭頂髮旋的區域比較有效)。
手術後立即拍照:2200株,5028根。
這裏照例秀一下術後三個月的照片。通常在種植頭頂的案例裡面,會觀察到術後三個月反而比術前還要更少的狀況,這通常是因為種植毛囊會稍微影響到原有頭髮,短暫產生脫落的現象。這個情況在種植M型禿的情況下不會發生(因為M型處本來就沒有頭髮)。也可以看到生髮水使用三個月的時候效果並不會很明顯,要有耐性繼續的用下去。
術後七個月,這時候效果就已經很明顯了,由於還不到一年,預計還可以再生長更多。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術後七個月的變化
術後七個月的比較
正面頭髮有了厚度
髮線能夠維持住。和術前的規劃一致
因為有合併生髮水的關係,頭頂的改善十分明顯,注意這是術後七個月的狀態,一般到一年還會改善更多。
結論
植髮在有經驗整形外科專科醫師手上,可以得到確實的手術效果。如果落髮已經擴展到頭頂,或是已經使用了2000~3000株以上的毛囊,合併使用生髮藥物都是合理的選項。生髮藥物首選兩樣:minoxidil (代表性商品名落健),finasteride(代表性商品名柔沛)。擔心性功能副作用或是不想要吃藥的人。生髮水的塗抹是首選。
參考資料
- Unger, Walter P., Robin H. Unger, and Carlos K. Wesley. “Estimating the number of lifetime follicular units: a survey and comments of experienced hair transplant surgeons.” Dermatologic Surgery 39.5 (2013): 755-760.
和陳醫師討論
陳醫師臉書:整形外科 陳克剛醫師
線上和陳醫師討論植髮相關問題:FB messenger
參考資料
- Unger, Walter P., Robin H. Unger, and Carlos K. Wesley. “Estimating the number of lifetime follicular units: a survey and comments of experienced hair transplant surgeons.” Dermatologic Surgery 39.5 (2013): 75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