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植髮 植髮行銷術語集錦

植髮行銷術語大解析之二:什麼是美式植髮?

美式植髮通常指的是寇約翰的取髮系統或是打洞後再種植(stick and place)的方法。要知道植髮手術的方法沒有一定的好壞,手術成功或失敗還是要看醫師操作的經驗。

 

大家在各種行銷廣告上面都會看到一些教科書裡面沒有的名詞例如韓式植髮,美式植髮,法式植髮,免剃植髮,長髮植髮,機器人植髮,甚至電腦植髮呢?陳醫師今天來盤點這些行銷名詞,讓大家知道更知道植髮市場的全貌。

首先要說明這些名詞幾乎都是自己創造的,沒有相對應的英文植髮醫學名詞,這樣才方便自己解釋。例如美式植髮如果用”American style hair transplant”去google是一定搜尋不到的。創造了這個名詞造成流行後,除了可以自己解釋之外,診所可以爭奪這些字的話語權和搜尋排位。

美式植髮

那一般的行銷術語裡面,什麼是美式植髮呢?有以下兩種可能:

1.採用寇約翰系統PCID取髮(FUE)

寇約翰取髮設備
寇約翰取髮設備

詳細請參考: 什麼是寇約翰植髮?

陳醫師就是使用這個機器。其優點是鑽刀銳利,轉速夠快,對於毛囊的損傷少。官網上認為可以達到3%以下的截斷率。而陳醫師的手術經驗豐富,截斷率往往在1%以下。當然對於截斷率每個醫師都說自己很低,那就從手術後的結果判斷。看誰種得密(只有我會把術後的照片上傳),誰案例漂亮數目多(我有超過千例的手術經驗,案例從未停止上傳,2022/04/16為止已有141例)

2.種植採用打洞再放毛囊的方式

種植採用先打洞在放置(stick and place)的方式,行銷上也會把這個方式叫做美式的種植。和韓式的植髮筆(implanter)做一個對照。

美式植髮種植方式
美式植髮種植方式

在最早沒有植髮筆發明之前,全部都是用這個方式種植毛囊。後來韓國人生產植髮筆(但是西方人還是沒有很愛用,還是偏好打洞再種植的方式),所以台灣的植髮行銷就把植髮筆稱作韓式,打洞再種稱為美式了。

這兩種方式陳醫師都有做。存活率方面,一般認為兩者沒有明顯的差距。但是美式打洞種植會比韓式植髮筆種植得更密。這有兩個理由:

  1. 因為植髮筆必須把毛囊包括在裡面,所以直徑必須比較大,越粗的針在相同面積裡面打的洞越少。
  2. 因為在手術中要打幾千個洞,植髮筆會越來越鈍,所以對於已經種植的毛囊會產生擠壓而跳出來的效應。而美式打洞的針頭成本低,是拋棄式的,可以隨時更新,銳利的針頭擠壓的效應會比較不明顯。

所以美式種植可以得到比較高的種植密度,陳醫師手術上傳的圖片可以看到比一般的植髮醫師種植得更密。

那美式植髮有比較好嗎?

每一個外科醫師都說自己最會開刀的。每一個植髮診所都說自己是最好的。

你如果問陳醫師的話,陳醫師認為自己使用的 寇約翰FUE取髮技術(PCID)是最好的。

事實是不管他美式植髮指的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醫師的經驗和技術才是造成手術差異的主要原因。醫師要如何執行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說程式設計師不會跟你說因為他是用哪一牌的電腦寫程式,所以才寫得好。

所以不要光是聽行銷的廣告說採用了哪一種方法,而要看醫師的手術結果。不同的醫師使用同一種機器手術的結果不會一樣的。

最簡單的方式是看手術案例數目是否足夠。陳醫師在網頁上有超過140個FUE微創植髮案例,總手術從2014年以來超過1000例。手術案例非常多且透明公開,手術結果清楚而成功,可以給您更好的手術結果。

不同的手術方式可以去了解,不同的醫師有偏好的手術方法。但是更重要的是醫師對於手術結果的掌握,如果您看到一個診所整個篇幅都在的強調它的方法有多好多奇妙,卻拿不太出來幾個清楚成功的案例,那就要小心自己不要變成手術的白老鼠了。

同場加映法式植髮

台灣早期的FUE
台灣早期的FUE

這個在民國100年的時候是首批進來台灣的FUE取髮設備,當年是希望取代FUT割頭皮手術。

陳醫師最早做植髮的時候就是用這台機器,但是這個現在已經沒有用了。主因是截斷率高。陳醫師曾經使用過neograft機器術後種植密度以及存活率過於稀疏,往往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現在台灣的市場上已經幾乎沒有看到這個機器的行銷了,法式植髮這個名詞也變成了歷史。

結論

美式植髮通常指的是寇約翰的取髮系統或是打洞後再種植(stick and place)的方法。要知道植髮手術的方法沒有一定的好壞,手術成功或失敗還是要看醫師操作的經驗。

陳醫師從2014年以來,執行FUE微創植髮手術超過千例。部落格上的案例數目以及其結果遠超過其他植髮醫師,可以為您的手術結果帶來更多的保障。

和陳醫師討論

陳醫師臉書:整形外科 陳克剛醫師

線上和陳醫師討論植髮相關問題:FB messenger

加入好友

wp-1483318980455.jpeg

IG nametag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