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男性植髮案例 植髮 植髮1500~1999株 植髮失敗後二次植髮案例 植鬍植鬢角

植髮後稀疏密度不足是植髮失敗最常見的原因

失敗最常見的情況是低密度生長。一般也會被描述成毛囊存活率差或是稀疏。但是有的植髮失敗情況並不是存活率差,而是一開始估計的株數就不足
台北植髮診所推薦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後一年左側髮線比較

植髮失敗

植髮失敗最常見的情況是低密度生長。一般也會被描述成毛囊存活率差或是稀疏。但是有的植髮失敗情況並不是存活率差,而是一開始估計的株數就不足,也可以說這種低密度的種植一開始就註定會失敗的。

正常毛囊密度

正常毛囊的密度約在每平方公分60~80株(也就是大約120~160根)。一般認為如果落髮到密度減半,就會有明顯的稀疏。也就是每平方公分30~40株(60~80根)的毛囊是稀疏的。

低密度種植

陳醫師重修過許多植髮失敗的案例。發現許多診所對於完全禿髮的頭皮,僅估計一平方公分70根(約35株)的密度。老實說陳醫師2014年開始做植髮的時候也是從這個密度開始做的(我都是採取以株計算,所以當時一平方公分約35株)。那為什麼會採取這個數字呢?那是因為植髮醫學是從西方傳入的,35株(70根)/cm²在西方人淺色頭髮配上白皮膚頭髮的反差小,看起來頭皮相對不明顯。但是在亞洲人黃皮膚黑頭髮,採用這個密度會看到很多頭皮。

採取一平方公分70根(或是一平方公分35株)的低密度種植最後一定是明顯稀疏的。

因此陳醫師後來就拉高種植密度到一平方公分50~60株,條件許可的話都以每平方公分60株為目標。

很多診所還是採用70根(35株)/cm2來估計種植數目,結果一定都是稀疏的。因為手術後還是有長頭髮,許多患者也以為這樣稀疏是正常的。醫師甚至跟患者說如果種植更高的密度會導致毛囊存活率差,這都不是事實。可以參考陳醫師的IG,裡面有陳醫師每個手術後種植的密度照片。

植髮失敗案例
其他診所醫師低密度植髮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案例分享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前

這位四十多歲的男士,一年多之前在北市某間知名的植髮診所做過一次FUE手術,約2000根。主要種植M型禿,側面髮線和鬍鬚。

手術後就一直覺得稀疏。看到陳克剛醫師的案例多且結果好,因此找到陳醫師想要修復這個狀況。

從正面看起來,前方的髮線顯得稀疏。另外鬍鬚的部分,以亞洲人來說也算是正常,但是患者主觀覺得還想要加密。

植髮重修推薦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前正面

可以看到M型禿的部分有移植過的頭髮,不過顯得稀疏。視覺上無法形成一個明顯的髮線,還是可以看出原來M型的部份。另外放大側面的髮線,可以看到種植的時候採取兩根以上的毛囊株,因此看起來會比較粗,而且顯得凌亂(側面髮線通常是單根毛囊株)

植髮重修推薦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前左側

可以看到髮箍下面也都是稀疏的。

二次植髮推薦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前左側

低頭就可以看出上次手術令人不滿意的原因在哪裡了。可以看到原來髮線的界線,做過移植的地方,密度明顯低一個等級,可以看出種植和自然髮線的交界。也就是還是存在M型禿的感覺。

陳克剛植髮失敗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前低頭

通常以植髮診所慣用的術後照:髮箍直直束上去的話,密度低的缺點會比較被隱藏。但肉眼看起來,種植區的密度很低,可以看到紅色圈圈的部分每個毛囊的距離都很遙遠。

植髮失敗案例
低密度植髮 種植的髮線和原本髮線有一個明顯的界線

左側種植區近看M型髮線界線明顯,種植區毛囊密度不足。

台北植髮推薦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前左額角稀疏

右側種植區也是一樣的狀況。

桃園植髮推薦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前右額角稀疏

從後腦看上次手術的取髮痕跡(採用FUE取髮方式),可以發現取髮的株數是偏低的。這個取髮量大約在1000株(2000根)左右。

台中植髮推薦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前後腦

植髮失敗原因分析

按照這個後腦的取髮數2000跟(約1000株),手術的存活率不差。主要是一開始的規劃就是低株數的種植。

低株數種植醫師都會解釋成:如果種太高密度的株數,會導致血液循環不好然後存活率差。當然種植過密的時候會有這種情形,但是如果以一平方公分70根或是35株來說的話根本離循環不好還很遠。這些低密度種植的診所有一個特色就是他們都不會放手術後立即的照片。而陳醫師每一個手術後的照片都會放在我的IG上: 陳克剛醫師IG紀錄植髮術後照片。為什麼他們不放呢?很簡單,因為他們放上來的話,就會發現約只有我種植七成的密度。

真正的原因是這些醫師FUE鑽取毛囊的能力不足,無法形成一個有經驗的團隊,一天能做的株數有限。很多醫師一天僅能做1000~2000株(2000~4000根)的FUE。 而陳醫師可以做到4000株,高達9434根。請參考: 陳克剛醫師雄性禿第五期FUE巨量植髮案例分享,許多醫師會說FUE不能一次做那麼多,其實那都是講他自己的能力有限。

而採用高密度的方式種植的話,超過這些醫師的手術能力,因此會用低密度的方式去估計(但是費用上反而採取高單價,來平衡他手術速度慢,株數低的情況,使得手術維持高總價,所以植髮並不是貴就是好,貴反而暗示這個醫師的手術能力不足)。

陳醫師手術3000株以上的巨量植髮是很平常的事情,如果患者需要,也能做4000以上的株數。5000株以上理論上也是可能的,但是有這樣條件的患者可遇不可求,通常需要種植5000株表示落髮很嚴重,大多數這樣的患者後腦取不到那麼多好的毛囊。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中

手術採用 寇約翰植髮 M型髮線和鬍鬚共種植1553株,3598根(平均1株2.31根),株數的計算根據 種植面積 和 密度 而定。手術時間六小時。

植髮失敗重修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後低頭

可以看到手術有效的加密種植區。另外八字鬍的部分也進行加密。

寇約翰植髮推薦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後正面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後一年

手術後一年,正面可以看到髮量明顯的上升。髮線變得密實,不再有隱約的M型感。

陳克剛植髮經驗分享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後一年正面

可以看到加密後的髮線才能明顯降低額頭,低密度的種植還是會顯露原來的高額頭。另外鬍鬚也加密到患者期望的密度。

FUE植髮推薦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後一年正面髮線
桃園植髮診所推薦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後一年左側髮線
台北植髮診所推薦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後一年左側髮線比較

側面髮線在二次植髮手術後變得密實。

米蘭植髮經驗分享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後一年左側

和前一次失敗的手術比起來,密實的髮線才是患者需要的。

陳克剛植髮評價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後一年左側比較

低頭看,和原來的髮線銜接處已經找不到了。較高的密度自然的融入原來的頭髮,沒有明顯的界線。

巨量植髮推薦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前低頭

兩次手術比起來,可以說第一次手術只是半成品。夠高的密度才是自然的關鍵。

植髮重修專家陳克剛
二次植髮改善植髮後稀疏 植髮手術前低頭比較

結論

植髮手術要避免低密度種植,低密度種植是植髮失敗最常見的原因,可能會導致需要做到第二次的手術。

和陳醫師討論

陳醫師臉書:整形外科 陳克剛醫師

線上和陳醫師討論植髮相關問題:FB messenger

加入好友

wp-1483318980455.jpeg

陳克剛IG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