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髮失敗
植髮失敗最常見的原因是稀疏(密度不足),簡單來說就是種植的數目不夠。
巨量植髮
但是植髮手術是一個耗時耗費人力的手術,經驗不夠的醫師手術速度不快,做不到很高的數量。那怎麼樣算是高的數量呢?植髮醫學上有一個術語叫做巨量植髮,英文原文是megasession。定義上是超過3000株以上的植髮(沒錯,一般的國際期刊醫學討論會都是以株去討論,台灣特有的市場化會以根去計算),換算成根大約5000-7000根。可以看到統計上只有7.5%的手術是一次做超過3000株的。

在這7.5%裡面,絕大多數都是以FUT割頭皮的方式進行。只有非常少數的醫師(那個人就是我)才能做3000株以上的FUE手術。其他的醫師不是做割頭皮FUT。就是做少量的FUE還是要割一塊頭皮下來(所謂的FUT+FUE),這其實很弔詭,做FUE就是為了要避免FUT的缺點,結果你還是用了FUT割頭皮。疤痕疼痛不能選毛囊這些缺點都具備了,那做FUE幹嘛?
你既然都要做FUE了,你為什麼不全部做FUE?
巨量植髮就應該用FUE的方式,請參考: 為什麼巨量植髮不適合用FUT割頭皮的方法來做?
植髮手術的種類
植髮分成兩種:FUE和FUT。簡單講結論:割頭皮FUT是傳統的取髮方式,有許多缺點包括疤痕較明顯,較痛,毛囊品質較差,手術結果較不持久,縫合造成後腦毛髮進一步脫落。優點只有兩個:醫師在手術時比較輕鬆(這和患者沒有關係好嗎),後腦不用剃髮(嚴格說只有這一個優點)。而FUE具有各種優點:疤痕較隱藏,疼痛度低,手術結果持續更久,無需縫合。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後腦需要剃髮看出毛囊根部的走向才能鑽取。
詳細比較請看:FUE植髮與FUT植髮差別比較,該選擇哪一種植髮手術?
陳醫師不做FUT手術的,我千例以上的植髮每一例都是以FUE的方式執行的,也因此我比一般的植髮醫師有更多的FUE經驗。我為什麼不做FUT,因為這是對患者不好的手術方法,沒有辦法達到我理想中的手術情況,請參考: 為什麼陳克剛醫師植髮不用FUT割頭皮的方法?
輕植髮微植髮
植髮數量做的少,在醫學上面沒有什麼特別的詞,經驗不夠技術不好當然做得就少了。但是在行銷上就可以有很多創意了。有些廣告主打輕植髮(通常是以FUT割頭皮方式進行),訴求可以快速結束。但是數量少絕對不可能改善明顯落髮。輕植髮微植髮只能改善輕微落髮。對於明顯落髮採用所謂清植髮的話,往往手術後等了一年最後發現改善不大。其實一開始就可以避免這些低效治療,因為一平方公分有多少毛囊是有一個醫學數據的。用低株數去做明顯的大面積落髮一定會導致不理想的結果,也就是大多數人認為的手術失敗。
低價植髮
另外一種行銷方式,是喊一個價錢。大家都知道植髮因為數量高,時間長,人力多,費用也不低。就會有一些診所喊出一個低總價:比如說植髮只要88888,或是600根50000。這都有不太明顯(一般人看不出來)的破綻的。你知道600根的頭髮是多少嗎?大約不到六平方公分健康人的頭髮而已喔。還不到一根手指頭大小呢。而88888會讓人以為這樣就可以治療到好,也僅是吸引客人到診所諮詢的一個方式而已。
通常這些低價植髮都是低總價。細心一點的人去換算就會發現通常是高單價。這就像是最近房地產狂漲,低總價的都是套房兩房。其實單價更高。要弄清楚你是要幾個人住,不要三代同堂看了一間房子200萬高高興興的買了才發現是套房。
所以不要被這些價格為主的廣告吸引了,醫師的經歷,植髮經驗,成功案例數,手術方法,才是更重要的。當然價格也是很重要的,但是絕對不是第一重要的,找了沒經驗的醫師團隊,失敗手術浪費的毛囊花再多錢都救不回來。
輕植髮手術失敗巨量植髮救援案例分享
輕植髮手術失敗巨量植髮救援案例手術前
這位先生幾年前在某診所做過兩次植髮手術,根據記憶一次約1000株,因為手術後還是覺得稀疏因此又做了第二次500株。雖然有改善,但是還是覺得明顯稀疏。正面看髮量確實有點稀少。

左側可以看到稀疏的髮線。他描述,植髮後剛開始比較多,覺得近年來又漸漸掉了一些。(為什麼會這樣,主要是做FUT手術的原因,請參考: 為什麼常有人說植髮後還是會掉?也有人說植髮是永久的一勞永逸的?)

右側情況類似,稀疏的髮線,不足以覆蓋頭頂的密度使頭髮年齡仍然看起來很老。

低頭看種植區的全貌,可以發現只有髮線約兩指幅的位置有種植過,但是是以低密度的方式種植(移植的毛髮會比較粗,稍微可以從外觀去判斷)。兩次手術加密過後還只有這樣的密度,可見第一次手術的密度有多稀疏。

由於患者有點年紀,並且後腦做過兩次植髮,所以取髮區的資源已經有限了。以現有的髮量無法遮掩手術的痕跡。隱約可以看到一條疤痕。這個二次植髮對於醫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可取的毛囊已經很少了。

輕植髮手術失敗巨量植髮救援案例手術中
這樣的落髮量想要改善當然必須要大數量。這次手術前因為是第三次植髮,手術必較困難,取髮區稀疏,兼且要做巨量植髮,所以全剃髮來做。
可以看到後腦有兩道疤痕,分別是第一次(長的)和第二次(短的)割頭皮留下ㄌㄛ
但是已經做了兩次FUT,這時後繼續做FUT就會造成疤痕越來越寬(因為頭皮越來越緊)。因此FUE才是正確的選擇。另外可以發現,稀疏的後腦代表毛囊品質不好。FUE可以挑選多根,粗的毛囊去移植。才不會像他之前FUT手術幾年後又掉落。

可以看一下兩次手術1500株的結果,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大面積,低密度的種植。種植的毛囊會比較粗,其中的間隔距離蠻多地方有大距離的空位,這代表兩個情況:1.毛囊存活不佳,2.取毛囊無法挑選,種植單根細毛這幾年提早掉落
不管哪一種都代表了上次這個醫師手術的失敗。

這次的FUE巨量植髮手術採用寇約翰植髮共種植3000株,5370根(平均1株1.79根),株數的計算根據 種植面積 和 密度 而定。手術時間八小時,種植的重點是前額以及髮線,還有左側的分線留長之後往右邊梳。二次植髮手術花費時間較長,由根株比來看取髮的品質較差(因為是挑上個醫師拿剩下的毛囊,可以挑選的更少),所以可以暸解到第一次就選對醫師的重要性。

IG當日手術紀錄。時間上可以看到大是約一年前的手術。
輕植髮手術失敗巨量植髮救援案例手術後十一個月
手術後十一個月回診,可以看到正面頭髮有了厚度。更黑更茂密的頭髮顯的更有活力。

正面頭髮有了厚度,頭頂的覆蓋更完整。

側面看來髮量更多,髮線也更明確。

前額頭髮多看起來就是年輕。

右側的覆蓋已經很完整,不會再有看穿頭皮的情況。

比較起來就可以看到明顯的差異。

低頭看種植區的全貌,種植的部分都有很好的生長,左側分線的部分應該是理髮師還不熟,這個地方是設計來留長覆蓋頭頂的。

可以看到種植後的改善,很多人可能會很在意中間的部分,但是這裡陳醫師也要給各位一個觀念,有多少毛囊種植多少地方,不是每個地方都能種滿的,前額是最重要的,髮旋部分其次,再來是分線的覆蓋。正頭頂的部分後腦的毛囊可以在取的已經不多了,下面可以看一下手術後後腦的髮量。

這一張種植圖可以很好的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事實:陳醫師的植髮有種的都會長,沒種的都不會長。種植的形狀和最後生長的區域相符合。

後腦取了3000株,第三次植髮手術後十一個月的情況。

可以看到髮旋更完整。後腦雖然變少,但髮旋的部分變得更完整。在這種後腦取髮區條件下能夠讓前面看起來更好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結論
巨量植髮才能有效改善大面積的落髮。過低的株數沒有辦法達到合理的效果。輕微植髮只能改善輕微落髮。如果有明顯的落髮,因為看到價錢低而去接受低株數的手術是不會有理想的效果的。
二次植髮更加困難,不管是種植區還是取髮區都要克服疤痕的問題。能夠取的毛囊也更少。
如果落髮面積大的話,要得到更好的最終效果,都建議使用生髮藥物。生髮藥物是越年輕開始使用效果越好,年紀越大使效果越差。
巨量植髮要慎選有經驗的醫師,存活率高,手術結果才會好。陳克剛醫師是整型外科專科醫師,從2014年開始專注FUE植髮,手術經驗豐富,是您植髮的最佳選擇。
和陳醫師討論
陳醫師臉書:整形外科 陳克剛醫師
線上和陳醫師討論植髮相關問題:FB messenger